涇河,是黃河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千百年來,發源于六盤山東麓寧夏涇源縣的涇河奔騰而下,一路向東而行,悄無聲息地滋潤著平涼的土地,同時見證著這方大地的滄桑變遷。平涼市境內涇河干流長度為132公里,是平涼人民的“母親河”。涇河安則平涼安、涇河美則平涼美、涇河興則平涼興,保護好涇河,既是一道確保安康的生命題,也是一道亟須破解的發展題。
順應時代要求,回應人民期盼。黃河流域平涼市涇河干流綜合治理項目一期工程應運而生。項目西起市博物館,東至紙坊溝,全長9.25公里,橫跨平涼市三大海綿功能分區中的西部水源涵養生態保護區和人居環境提升及小流域綜合治理區2個功能分區,串聯10個海綿城市排水分區,協同涇河大道改造及南側生態廊道雨洪調蓄項目、涇河北路海綿化建設項目,串聯野貓溝、甘溝、鴨兒溝、大岔河等8條溝道綜合治理,與活力公園、柳湖公園、南山公園和居住社區改造等項目共同形成海綿城市集中連片建設區域,致力于打造集海綿城市理念生態綠廊、綜合休憩城市開放空間、排水分區雨水末端調蓄、非常規水資源綜合利用等于一體的海綿城市廊道。
項目堅持“有水則清、無水則綠”原則,把海綿城市建設與自然景觀、山水環境、人文生活融合起來,打造了“水脈相通、綠帶穿城”的人文生態美景,形成了以河為軸、水清岸綠、生態優美、功能完善、開放共享的生態格局,將涇河建設成為平涼人民的生態河、文化河和幸福河。
補齊短板弱項保障行洪安全
城市建設,安全為本。項目堅持“遵循河道自然形態,保持河道縱向態勢,確保城市防洪安全”原則,實施堤防加高3.67公里、基礎加固11.93公里、河道清淤疏浚47.06萬立方米、清理高桿蘆葦等礙洪植物及溢流堰等構筑物、治理支溝匯入口8處等工程,從根本上解決河道淤積、防洪能力不足、水生態環境薄弱等短板,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新傷”剛好“舊傷”復現等問題,有效恢復涇河自然洪澇行泄功能。
項目鳥瞰圖
通過涇河及“八溝一河”等水系綜合治理,實現涇河中心城區段50年一遇、其余溝道20年一遇防洪標準,形成“魚骨”狀防洪排澇通道,構筑“一川多廊”防洪排澇格局,有效提升防外洪、疏山洪、排內澇能力,顯著增強城市韌性。
重塑綠色岸線恢復生態基底
綠色發展,生態為先。項目遵循生態、低碳、自然的原則,從城市發展建設和提升宜居水平角度出發,通過灘地生態修復、兩岸綠化提升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有效恢復涇河生態基底。
實施灘區生態修復36.8萬平方米,搭配種植花葉芒、狼尾草、針葉芒、藍羊茅、鳶尾、射干、大花萱草、黃金菊等觀賞性植物,進一步提升河道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豐富植物品種,恢復自然生境,構建多樣化生態系統。
崇文園
采取錯臺綠化、爬藤綠化、垂吊綠化等不同形式,著力打造“岸綠、景美”的涇河生態岸線17.6公里,為平涼人民營造一個水清河晏的安居環境,良好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
植入海綿模塊提高蓄滲能力
海綿改造,功能為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對兩岸綠地及沿岸公園廣場進行改造提升,充分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采用“滲、滯”為主、“蓄、用”并舉的建設思路,利用地形將周邊匯水區雨水導入綠地,通過多級滯蓄與凈化措施,實現面源污染削減和上游客水就地消納,發揮岸線空間最大調蓄能力。因地制宜設置植草溝9.4公里、礫石盲溝2.9公里、雨水花園0.49公頃、下沉式綠地10.7公頃,配建濕塘、生態駁岸、雨水集蓄利用等設施,增強區域自然凈化能力,促進雨水就地消納和利用。采用透水材料鋪設游園步道9.25公頃,既兼顧了市民健身、出行需求,又減輕了城市非透水硬化地面對自然的破壞程度,使雨水能夠最大限度下滲,補充涵養地下水。
通過一系列措施,將涇河兩岸10個排水分區串聯成片,打造1140公頃集中連片海綿示范區,實現了河道治理與海綿城市建設有機融合,保證了生態、景觀和功能相互兼容。
融入文化元素完善服務功能
中國特色,文化為要。項目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適度融入黃河文化、涇水文化、農耕文化、平涼歷史等文化元素,形成龍隱涇湄、涇水流韻、水墨灑涇、涇波傳情、流涇歲月為主題的“一帶八景”,凸顯了中國城市人文特色品質。同步建設18.5公里健身步道,增加公廁、書吧、唱吧、售賣亭等服務設施,優化完善停車、休閑、娛樂等服務功能,做到“一園一特色、一處一景觀”,塑造更加自然、生態、方便、舒適、開放的活動空間,將涇河打造成市民的休閑娛樂地和外地游客的旅游向往地。
生態文化園
置身平涼,一條綠色生態、開放友好、富有文化底蘊和生命力的涇河呈現在人們眼前。兩岸青山相對出、一河清水向東流,只待時日,正在今朝。惟愿涇河浩蕩,喜看萬物繁榮,古老的涇河故事正在翻開新時代的新篇章。
平涼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供稿,平涼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服務中心供圖